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前,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 。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
(3).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 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
(4).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
(5).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
(6).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A-a]等位基因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 箱。
(7).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 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生境多样性是 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注:[ ]填序号,写名称。)
(1)只有在______________(真核/原核)细胞中,使用___________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
图所表示的结构。
(2)[3]_______主要由DNA和_________一起组成,后者是通过[ ]______进入细胞核的。
(3)图中的[1] _________和[ ]_______相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以上五种有机物,属于氨基酸的是(填序号)。
(2)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________试剂检测。
(3)将以上的氨基酸各一个合成的化合物中,含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个羧基,称为________肽。
(每空2分,共16分)2006年,上海水产市场发出通知,要求即日停止销售多宝鱼。经上海市药监局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中全部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且最高检出值为1mg/kg左右。硝基呋喃类药物为禁用渔药,长期摄入存在致癌可能。我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动物致癌,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一)实验题目: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大鼠致癌。
(二)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纯净水等。
(三)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
第一步:选取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
第二步:实验组;对照组。
第三步:;
第四步: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
(四)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⑴如果,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不会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
⑵如果甲组、乙组、丙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
⑶如果,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会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率越高。
(五)若“硝基呋喃类药物”能诱导大鼠致癌,且与用药剂量无关。请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继续探讨的课题。
(每空1分,共12分)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及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对照表。据图和表的内容说明下列问题:
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浓度(mol/L)
被测物质 |
K+ |
Cl- |
海水 |
0.01 |
0.50 |
细胞液 |
0.59 |
0.04 |
(1)图中1是,它构成了细胞膜的;
(2)图中3是;2的化学本质是,它在K+、CL-通过细胞膜时起作用。
(3)从表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离子并向海水排出离子,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性;
(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5)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有关。
(除特别注明外,每格1分,共14分)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