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展最具可能的是在太阳系内地球附近建立“太空城”。设想中的一个圆柱形太空城,其外壳为金属材料,长,直径
,内壁沿纵向分隔成6个部分,窗口和人造陆地交错分布,陆地上覆盖
厚的土壤,窗口外有巨大的铝制反射镜,可调节阳光的射入,城内部充满空气、太空城内的空气、水和土壤最初可从地球和月球运送,以后则在太空城内形成与地球相同的生态环境。为了使太空城内的居民能如地球上一样具有“重力”,以适应人类在地球上的行为习惯,太空城将在电力的驱动下,绕自己的中心轴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如图为太空城垂直中心轴的截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太空城内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通过垂直中心轴截面的圆心 |
B.人随太空城自转所需的向心力由人造陆地对人的支持力提供 |
C.太空城内的居民不能运用天平准确测出质量 |
D.太空城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的角速度越大,太空城的居民受到的“重力”越大 |
如图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01 s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100 m/s2,方向向右 | B.100 m/s2,方向向左 |
C.500 m/s2,方向向左 | D.500 m/s2,方向向右 |
一质点沿某条直线运动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1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 |
B.第2s末质点的加速度改变方向 |
C.第2s内和第3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相同 |
D.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
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该质点 (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为零 |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时停止运动 |
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时停止运动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
B.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折线运动 |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同 |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3,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2/3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8m/s,则v等于()
A.18m/s | B.36m/s | C.20m/s | D.25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