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他找到了那名学生,并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站在自己面前正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金币送给他。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身上应验了。这个学生长大后,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职业律师。
(1)苏格特的话对那名学生有何影响?
(2)联系实际谈谈自信在人生过程中会有什么作用。
(3)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你打算怎样树立自信,做一个充满自信勇敢面对生活的人呢?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取消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同时《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甲说: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乙说:见义勇为因人而异,不应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请你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辨析。

材料:2014年12月13日,迎来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
(1)国家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什么精神?
(2)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放假一天有什么意义?

[主题探究]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教育部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话文化】假如我国要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全集》请你写出两个漳州地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颂文化】你觉得学生学习古诗词有何益处?
(3)【传文化】青少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请你联系材料,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交流稿,参与微博交流。题目自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的主题是 “依法治国”。
(1)习近平论法治——“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这说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宪法日,请你帮助我校设计两个宪法宣传活动的形式。

2014年9月4日上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
(1)你认为招考制度改革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哪些益处?
(2)教育改革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学生,你打算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好本领回报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