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后,分液时,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
B.检验NH4+时,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C.用分液漏斗滴加溶液时,应打开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口颈部的小孔 |
D.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附着在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
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a mol A和b mol B,发生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再充入少量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K值不变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0.5n)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中和滴定是利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若用A代表酸,用B代表碱,可以利用下式来计算未知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ν为化学计量数)
A.cB=![]() |
B.cB=![]() |
C.cB=![]() |
D.cB=![]() |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所有粒子的浓度都减少 |
B.溶液中![]() |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D.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在25℃时,用0.125 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A.13 | B.12 | C.10 | D.11 |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1.6 mol | B.等于1.2 mol |
C.大于1.6 mol | D.小于1.2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