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浓硫酸滴到蔗糖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吸水性、强氧化性 |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SO2通入溴水 |
橙色褪去 |
SO2具有还原性 |
| D |
燃烧木条伸入无色无味气体 |
火焰熄灭 |
气体一定是CO2 |
已知下列各物质的学名依次是:Na2S2O3叫硫代硫酸钠;CaSx叫多硫化钙;Na2O2叫过氧化钠;KO2叫超氧化钾。请你综合上述命名规律,比较、分析并确定:Na2CS3应读做
| A.硫代碳酸钠 | B.多硫碳酸钠 | C.过硫碳酸钠 | D.超硫碳酸钠 |
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固体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
|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
|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
(12分)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NH3)2Ac+CO+NH3
[Cu(NH3)3CO]Ac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选填编号)
| A.减压 | B.增加NH3的浓度 | C.升温 | D.及时移走产物 |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
2SO3(g),△H<0。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Ⅱ、Ⅲ,按如下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Ⅲ中平衡常数相同 |
| B.容器II、Ⅲ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
| C.SO3的体积分数:Ⅱ>III |
| D.容器Ⅰ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
常温下,对pH=10的NaHCO3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正确的是()
| A.c(CO32—)>c(H2CO3) |
| B.c(Na+)>c(HCO3—)>c(OH―)>c(H+) |
| C.c(Na+)+c(H+)=c(HCO3—)+c(CO32—)+c(OH―) |
| D.c(Na+)=c(HCO3—)+c(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