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
m CeO2 (m—x)CeO2·xCe + xO2、
(m—x)CeO2·xCe + xH2O + xCO2mCeO2 + xH2 + x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
C.上图中△H1=△H2+△H3 |
D.该技术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
可确定乙二醇分子是否有极性的实验是
A.测定沸点 | B.测静电对液流影响 |
C.测定蒸气密度 | D.测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A.碘元素的质子数为53 |
B.碘原子的质量数为126.9 |
C.碘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
D.碘原子最外层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CCl4 | B.Na2O2 | C.C2H4 | D.CS2 |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耗煤国家,下列加工方法不属于煤的综合利用的是
A.干馏 | B.气化 | C.液化 | D.裂解 |
已知:将C12通入适量Na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的值仅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NaOH)=6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3amol≤n≤5amol |
B.改变温度,产物中NaCl的最小理论产量为4amol |
C.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3amol |
D.某温度下,若反应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