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 |
D.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100ml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若不考虑金属和盐酸反应时HCl的挥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 |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32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NO、NO2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1.0 mol | B.1.5 mol | C.2.0 mol | D.2.5 mol |
已知反应方程式:NH4NO3+Zn=ZnO+N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H4NO3只作氧化剂 | B.ZnO是还原产物 |
C.氧化产物只有N2 | D.该反应每生成1mol N2转移5mol电子 |
取四份碘水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呈无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