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中国”的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
话题一: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
PM2.5 |
||||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
汽车尾气 |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
工业污染排放 |
其他 |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话题二: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三: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8月30日表决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举债规模必须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次预算法的修订除了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外,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材料二:敢不敢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拿自己开刀,是衡量真假改革者的试金石。这一次财政预算计划的制定在“向自己开刀”上作了很好的示范。从自己改起,限制自身的权力,这就是勇气。如果说以前的改革需要突破观念禁区的勇气,那么如今的改革需要的就是突破利益障碍的勇气。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最需要的就是突破既得利益的障碍:享受特权的人,有没有勇气让渡不正当利益?有着腐败机会的人,会不会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监督?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人民才有福气,国家需要有勇气有智慧的改革者引领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预算法的修订如何体现了人大制度的民主集中制。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和方法论,分析材料二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角度,说明财政预算体系改革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
材料一:越来越多的网民发现:自己中意哪个品牌、喜欢去哪些地方旅行、坐火车还是飞机……这些关乎个人隐私的信息,好像不少商家都知道。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是网络交易的前提和基础,一旦被对方掌握,会给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因此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有必要限制市场的作用,让强有力的政府推进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材料二: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观可言,世界触手可及。越是开放,就越需要确立共同遵守的规则、划定网络言行的边界。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必须对人民的一种交代。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们今天强调网络安全需要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一种是法律规范体系,网络要靠这个体系保证它的安宁、和谐,而这都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1)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什么说“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对人民的一种交代”。
(2)结合文化作用的知识点,谈谈材料二为什么说网络的安宁和谐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材料一:图1、广东2013年下半年贸易情况
项目 |
出口 |
进口 |
|||
金额(万元) |
同比(%) |
金额(万元) |
同比(%) |
||
总值 |
14953.9 |
7.4 |
13470.8 |
4.8 |
|
贸易方式 |
一般贸易 |
7297.8 |
8.3 |
7691.9 |
3.6 |
技术型贸易 |
6309.4 |
1.0 |
3520.0 |
3.0 |
|
其他贸易 |
1346.7 |
27.8 |
2258.9 |
16.1 |
|
企业性质 |
国有企业 |
1927.5 |
-3.9 |
3722.8 |
0.9 |
非公经济企业 |
7511.2 |
3.1 |
6483.4 |
1.3 |
|
外商企业 |
5515.2 |
19.2 |
3264.6 |
18.0 |
图2、2014年一季度全国及外贸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
省市 |
进出口 |
出口 |
进口 |
|||
总量 (亿美元) |
增速(%) |
总量 (亿美元) |
增速(%) |
总量 (亿美元) |
增速(%) |
|
全国 |
9658.8 |
-1.0 |
4913.2 |
-3.4 |
4745.7 |
1.6 |
广东 |
2227.9 |
-23.1 |
1299.7 |
-20.2 |
928.2 |
-26.7 |
江苏 |
1271.7 |
6.3 |
737.2 |
2.4 |
534.5 |
12.3 |
上海 |
1095.4 |
8.2 |
475.9 |
-1.9 |
619.5 |
17.5 |
北京 |
1090.7 |
5.4 |
144.6 |
-0.4 |
946.1 |
6.3 |
材料二:省政府对实现201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目标提出如下建议:开展对产业转移情况的调研;做好新引进外资项目投产跟进工作,尤其是增资项目尽快投产,形成外贸新的增长点。加大对外贸企业财政、税收等的支持力度,在税收额度和方式上给予更多优惠;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协调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土地、用工、生产、进出口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材料三:全球化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它带来了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增强了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同时全球化也培育了国民的全球意识、爱国意识、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了挑战,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冲淡了人们共同理想信念,腐蚀了人们的精神,导致了人们基本价值观的扭曲。
(1)说明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企业经营与发展、对外开放的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广东应该如何面对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广东应该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改编)材料一: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其经营状况、红利上缴比例及使用情况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二: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分析指出,《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深化国企改革。
(3)运用“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广东深化国企改革的方法论。
材料一:推进城镇化,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材料二:2014年5月,肇庆市出台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改革方案。权责清单改革通过清理行政职权,界定权责范围,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打造阳光政府,加快形成权责清晰、法治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对此,有同学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简政放权,杜绝政府干预。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如何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