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 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 ……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①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②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④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国人等欲脱蒙味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下列文章与陈独秀认为的“科学”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孔子首创私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处世观
B.亚里士多德一生实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
C.达尔文实地考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D.毛泽东认真思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