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l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命题者对民国宪法持批评态度 B.清华学校较为关注考生的公民素养
C.国民政府已经基本实现“宪政” D.近代高校招生体制改革正全面深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秦代 B.汉代 C.宋代 D.唐代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这表明科举制( )

A.有效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B.能够缓和民族矛盾
C.打破了贵族特权的垄断 D.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从图一到图二所反映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
D.中央机构的职能逐渐削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