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战大局的认可 |
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 |
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 |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出台表明()
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
B.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性缓和 |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年奇想乐队The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 |
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
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
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
C.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
墨西哥小说家富恩特斯说“……如果有什么事在今天世界上正在发展的话,那就是人民决定不再简单接受两种进步发展必由之路的模式——……——而是寻找能将技术力量与他们自身传统的活力结合起来的发展道路。”材料中“两种进步发展必由之路的模式”指的是()
A.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
B.西方的资本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 |
C.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
D.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报》上发表的《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