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
①徐州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凇沪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下表体现了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其变化原因不包括(  )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欧美遭受经济危机打击
C.苏联与德国作战的军事需要
D.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推动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的30%。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这主要说明(  )

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