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C.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德国领导人说:“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至于苏联,这个国家也被列在将来的牺牲者的名单上。”“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据材料可看出德国签此约的目的中不包括
| A.在消灭波兰和进攻英法时,确保苏联不卷入战争 |
| B.占领波兰和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好准备 |
| C.破坏苏联和英法的反德同盟 |
| D.在未来的战争中避免两线作战 |
一些观察家,尤其是美国的保守派称赞里根是美国得以拖垮苏联的主要功臣,认为里根是使苏联于1991年垮台的主要推手。里根采取的拖垮苏联的措施是
A. 大力发展战略核武器 |
B.宣布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
| C.发动越南战争,借以包围苏联 | D.在远东建立军事基地 |
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苏军实施了代号为“阿纳德尔”的行动计划。对于这一计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 | B.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同样的地位 |
|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 | D.表明双方争夺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
1961年当选为韩国总统的朴正熙说:“除非让人民看到成绩,否则人民是不会合作的”,为此,韩国政府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B.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
| C.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 D.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强国。读右边漫画,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是
| A.日本的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 |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
|
C.日本的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
D.战后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未得到根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