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 C.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 |
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美国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材料反映的事件标志着
| A.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 |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
| C.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2014年6月6日,法国、俄罗斯、美国等19国的政要和1800名老兵齐聚法国,参加某历史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你认为他们纪念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
| C.诺曼底登陆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下图中的人物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 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
|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 | D.马克思主义创立与继承者 |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 B.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
| 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 D.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
1943年冬,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宣言
| A.表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 B.宣布了日本法西斯最终走向失败 |
| C.确认中国拥有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
| D.承认中国与美英等国完全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