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一度领先于欧洲。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让多少中国人感到骄傲啊!但到了近代,欧洲人走在了中国的前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请结合15——16世纪的中外历史,谈谈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开始侵入印度,经过百年的武力入侵,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攻占北京城,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英国的历史远比中印两国短暂得多,为什么到18、19世纪却相继打败两个文明古国?
(3)中印两国虽然没有取得反英斗争的胜利,但都涌现出反侵略的民族英雄,请各举一例
(4)英国对中印两国的殖民掠夺,对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有什么影响?
(5)中印两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英国的入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这段沉痛的历史给了你什么启示?
1901年,张东升一家又一次搬迁到北京郊区的农家院落里,爷爷回顾起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颠簸流离,感慨万千;祖籍本在香港岛、1843年被迫移居台湾、1896年流离到祖国定居北京东交民巷,现在被驱逐到此。老人说起自己家庭的不幸与国家被侵略和屈辱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请据此回答。
(1)张东升家被迫移居台湾与哪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其后,张家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又与哪两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有关?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你认为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应如何避免屈辱历史的再次发生?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
材料二、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三、《北京晚报》(2004-05-21)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
——摘自中学历史在线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致“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有哪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2)你觉得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吗?
(3)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中,有被火烧过的成层、成堆的灰烬,在灰烬里还有很多被火烧过的石头、骨头等,并且北京人还有烧烤食物的“厨房”。这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和控制火。想一想:火的使用对北京人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4)、半期以来学习历史的疑问与心得?
秦国由弱变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其中变法改革、尊重人才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如图,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7分)
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