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一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 B.ab | C.ba | D.bb |
《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
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
对《西洲曲》一诗分析恰当的一项
A.此诗是北朝乐府中的名篇。 |
B.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 |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为的是描写莲花高过人头,莲子清如水的特点。 |
D.此诗的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思缠绵宛转,音节和谐流畅。 |
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表转折 | B.表停顿 |
C.表解释说明 | D.表递进 |
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A.①拟人、比喻 ②比喻 ③拟人、反问、反问 |
B.①拟人、拟人 ②比喻 ③拟人、反问、反问 |
C.①拟人、暗喻 ②比喻 ③拟人、设问、反问 |
D.①拟人、暗喻 ②拟人 ③拟人、反问、反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