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二氧化碳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
C |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足量铁粉并过滤 |
D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 氯化镁 |
B. |
-钙离子 |
C. |
-2个氢元素 |
D. |
-2个氧原子 |
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 | 隔绝空气 |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 | 清除可燃物 | D. |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
B. | 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
C. | 黄铜和黄金--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
D. |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
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肥的合理使用,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
B. | 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轻了环境污染 |
C. |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
D. |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
能证明" 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A. | 向少许 粉末加人 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
B. | 向少许 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
C. | 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人 .蒸馏水,滴人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
D. | 向少许 粉末加人 .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