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下列所说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雨水
(2)下列关于水的三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的是 。
(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白糖 C.泥土 D.食盐
(4)1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30℃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
(2) 5℃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
分别加入盛有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我国以食盐加碘方式防治碘缺泛病,碘盐就是在普通食盐中加入碘酸钾(
)。
(1)碘酸钾中碘元素(
)的质量分数是。
(2)碘酸钾高温下容易分解,所以炒菜宜在起锅前才加食盐。有人认为高温下碘酸钾会首先分解为碘化钾,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前后,碘元素的化合价是(填"升高"、"降低"或"没变")。
(3)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一131,该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碘元素核电荷数是;下列原子对应的元素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硫酸既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是实验室重要的化学试剂。
(1)将浓硫酸滴到布条上,放置一会儿后可以观察到布条变成色。
(2)浓硫酸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通常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其化学方程式为:。
(3)浓硫酸能与金属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浓)
,
的化学式为。
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钢铁生锈的化学原理,所以有人称它为"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这两种物质。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但经过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加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②海产品中含锌③胃酸过多④硬水中含镁离子。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中的"氧";
②中的"锌";
③中的"酸";
④中的"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