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G和g)控制的,一对亲本杂交图解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老师说:“黄果和白果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她判断的依据是 。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的根本区别是 。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的条件是:① ,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遗传因子(A、a和B、b)控制。现有2棵南瓜植株M、N(一棵结园形南瓜,一棵结长圆形南瓜),分别与纯合扁盘形南瓜植株杂交获得大量F1,全为扁盘形,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甲:M的F1的全部与长圆形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3:4:1。
乙:N的F1全部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9:6:1。
①M的基因型为 ,N的基因型为 。
②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所占的比例是 。
II南瓜易种植,抗病、抗虫能力强,产量高。有人突发奇想,欲用南瓜生产人胰岛素。下图是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南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目的基因是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与 单链互补的引物在 (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合成子链,扩增循环6次可产生 个目的基因。
(2)载体a是 ,在过程中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a的[b] 上,再通过整合到南瓜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得到转基因南瓜细胞。
(3)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检测该转基因南瓜是否可以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 。
下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获取A细胞通常是用________对良种母牛进行________处理。
(2)①指的是________,该处的细胞也属于胚胎干细胞,形态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________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分割移植的胚胎,除了来自体外受精,还可以通过等人工技术获得。这些技术都需要借助早期胚胎培养,其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________外,还有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素,以及________等物质。
(5)如果胚胎来自配种,早期胚胎能够从供体子宫完好取出(冲卵)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后继续培养),据图回答问题。
(1)OA段的培养称为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现象,需要用
酶处理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2)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就细胞增殖、分化来说,动植物细胞都要进行,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进行。
(3)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细胞,同时可选取图中点以后的细胞与该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所选取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比正常细胞显著减少。
(4)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是诱导融合之后筛选出细胞,第二次是筛选出细胞。
2011年11月,武汉大学利用细菌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借助水稻合成了人的血清白蛋白,这种蛋白质和人体自然产生的这类物质是完全一致的,这一成果轰动了全世界。结合图示回答转基因水稻培育过程的相关问题。
(1)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C-和-G↓AATTC-。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应如何选择合适的酶进行切割和重组?
。
(2)②过程常用的细菌是。
(3)③经历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和两个阶段。培育出转基因水稻完整个体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4)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在此步骤可对培育的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可检测的物质有、、。
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菌。它既可生活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又可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因而常用作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____;从生存环境分析推测,它的新陈代谢类型应该是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校自来水进行了检测。一同学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水样至盛有________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得到101倍稀释的样品;依次稀释,得到102、103倍稀释的样品;把每种稀释度的样品分别接种到3个平板培养基上培养,最后统计菌落数。若3种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402、30、2,应以_______倍稀释的样品来计算水样中的菌体数;若接种量均为0.1 mL,则该水样中大肠杆菌超标_______万倍。
(3)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
蛋白胨 |
乳糖 |
蔗糖 |
K2HPO4P |
显色剂 |
琼脂 |
含量 |
10.0 g |
5.0 g |
5.0 g |
2.0 g |
0.2 g |
12.0 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_。
(5)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________(双选)。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D.制作腐乳
(6)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____。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小鼠肝脏细胞所需的各种适宜培养条件,其中,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2)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
乙 |
丙 |
丁 |
|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
√ |
√ |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
√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 |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