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和等质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分别升温到t2℃(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B.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D.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
D.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He | B.H | C.Cl2 | D.2H |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
B.该粒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
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
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小琳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小静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和猜想 | B.设计实验 | C.操作实验 | D.做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