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如图(1)所示,则m1= __________ g;
(3)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如图(2)所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为V,则V= __________ cm3;
(4)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110g;
(5)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
智能手机进入平常百姓家,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瑞瑞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
(一 拍照功能
【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同一位置,拍同一地点,为什么会变大呢?
【猜想与假设】手机的镜头可能是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水透镜,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保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利用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的多少,改变水透镜的厚薄,从而改变水透镜焦距;
(2)测出水透镜焦距的大小,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后,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记录在下表:
凸透镜 |
焦距 |
焦距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 |
30 |
40 |
60 |
30 |
40 |
60 |
像距 |
26 |
22 |
18 |
34 |
27 |
22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像的大小 |
缩小 |
缩小 |
缩小 |
缩小 |
缩小 |
|
实像的大小 |
由大变小 |
由大变小 |
【分析与论证】
通过对实验序号2与5、3与6的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 ,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所成实像的大小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评估】
(1)请你补充实验序号4中漏填的实验记录: ;
(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像的共同特点都是 (选填“倒立”或“缩小”或“不变”
(二 无线充电
如图3所示,是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了 的原理对手机进行充电的。
(三
微信运动
利用微信运动软件,可以记录每天行走的步数。假如瑞瑞同学每天行走1万步,其平均步长为 ,由此可知瑞瑞同学每天大约行走 。
(四 振动模式
振动可以发声,某些手机的振动模式,是因为其内部有个微型电动机会带动转轴上的叶片振动,如图4所示,能实现振动功能的叶片可能是哪一种: 。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所做的一系列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按照要求填写表格:
提出问题 |
对应图中的序号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
|
|
, ,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
|
(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表一要求:保持电阻 不变 , 、 、 ,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表二要求:保持电压 不变 , , , ,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
段 |
段 |
段 |
路程 |
45 |
56 |
101 |
时间 |
3.0 |
2.8 |
5.8 |
平均速度 |
|
|
17.4 |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
(1)如图1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 。使用中,测得桶重为 ,则该桶水重为 ;
(2)如图2所示,是小梅同学做完实验后的场景。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器材的整理:
第一步,用镊子将砝码从托盘上取下, ,并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
(3)如图3所示,是一种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又称寒暑表,它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