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 |
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
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奖授予了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杰出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B.B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 |
C.核膜通过囊泡与内质网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
D.胰岛素的形成需要内质网参与 |
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5% |
B.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45×1011 J/(hm2•a) |
C.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 |
D.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场所不同,成熟的场所相同 |
B.人体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活性属于体液免疫 |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来源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
D.溶菌酶在第一、二道防线均可以起作用 |
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 |
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捕食者的存在 |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
D.随着蜘蛛的进一步捕食,害虫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很容易入人肺进入血液。PM2.5今年成为广东空气污染指数重要标准。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颗粒物如有硅尘入肺可能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
B.过敏病人在PM2.5超标的空气中会发病,是因为该颗粒中有相关的过敏原 |
C.PM2.5含量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
D.PM2.5的颗粒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成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