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都可以解释杂种优势。
(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例如,豌豆有两个纯种(AAbb和aaBB),前者节多且节短,后者节少且节长,二者的株高均为1.5~1.8米,杂种F1的基因型为____ ,表现型为____ 。
(2)超显性假说则认为等位基因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例如:豌豆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两个只抗一种锈病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抗两种锈病.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其原因。
(3)假设豌豆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控制,且A和B控制高产。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F1,F1自交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1:4:6:4:1。
①F2里,高产的基因型为____ ;该育种结果支持____假说。
②F2里中产的基因型有 ;现在欲利用中产植株培育出高产后代,培育方法最简便为 。
③若对F2里的中高产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 。
Ⅱ.请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问题。
如上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草莓品系的过程:
(1)请写出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中的2项 。
(2)研究人员根据已知的胰岛素基因序列,采用____ 方法获得了胰岛素基因。
(3)图中A培育至具有凤梨风味的绿草莓幼苗的过程, (是、否)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动植物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 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
池塘水 |
0.02 |
土壤 |
0.01 |
浮游动物 |
2 |
秃鹰 |
12 |
浮游植物 |
0.5 |
猫头鹰 |
5 |
大鱼 |
10 |
鼠 |
0.2 |
小鱼 |
5 |
草 |
0.02 |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分布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这种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在上述所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___________。
A.水 B.牛乳 C.食盐水 D.糖浆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月—日) |
6-10 |
6-15 |
6-20 |
6-25 |
6-30 |
7-5 |
7-10 |
7-15 |
7-20 |
棉蚜数量(只/株) |
0.42 |
4.79 |
41.58 |
261.73 |
1181.94 |
1976.96 |
2175.63 |
2171.46 |
2173.23 |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在_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的消亡吗?。
分析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①草原上的蝗虫与羊②鸬鹚与鱼③大豆与根瘤菌
④噬菌体与细菌⑤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上图所示。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3)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