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天竺葵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各密闭容器中12小时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1)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天竺葵在_________温度条件下细胞呼吸较强,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改进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组实验。如继续定时测定编号为1、3、5、7等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出现到达一定数值后不再变化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利用上述实验的方法对大棚内天竺葵一昼夜CO2含量变化和单株光合强度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甲、乙两坐标图,据图分析:
①种植天竺葵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B点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B、C、F、E四点中,天竺葵内有机物比A点增多的点是________。
②由图乙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______,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其中7号个体无致病基因,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请写出一下个体的基因型: 6__________ 8__________ 13__________
(3)3号与13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
(4)Ⅲ代中,11和13是近亲,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为_______。
(5)在正常女性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则11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当一辆卡车向你撞来时你会本能地发生逃跑现象以躲避危险降临,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为危机反应。危机反应是个人处于需要超过寻常能力才能应对的处境时作出的反应。危机反应的发生需要生物体激素与神经共同协作才能出现。
(1)危机反应发生需要个体感觉到危机事件的出现,如(撞车威胁),而个人感觉到危机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2)危机反应的神经反应其实质就是反射弧,某反射弧如右图所示,请指出其中部分标号的指代结构:[5]____________。
(3)当[4]处发生兴奋时,该点的神经膜电位由____________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实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神经反应外,此时人体还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由于该激素的作用,人体内的血糖含量__________。在人体中还有另一种激素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即由胰岛__________(A/B)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当这些激素作用于人体细胞时,他们作用的对象是()
A.抗体 B.载体 C.运载体 D.受体
下图为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方括号内填写字母或数字代号)
(1)图甲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 ] 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在________中进行。
(2)图甲中H2O来自第[ ]阶段产生的[H]与________结合形成的,此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细胞器)中进行。
(3)图乙中的1代表__________,且1除了可以来源于图甲过程外,对于植物细胞来说还可以来源于____________(填生理作用)。
下列为细胞的相关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横线上填文字,括号内填数字或字母):
(1)图甲中1表示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会被用碘液染色后会被染成棕黄色的是其中的[ ]
(2)图乙为蓝藻细胞的模式图,其与图甲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其中组成D的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中B是由___________(基本单位)通过_____________反应合成的。
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或者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