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如图所示时期的该植物细胞内有________个核DNA分子。用上述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进行人工授粉之前,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对母本用人工方法去除雄蕊。
(2)该植物控制红色花色的基因分别是B、F、G,控制白色花色的基因分别是b、f、g;各显性基因的表现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多,红颜色越深(如深红、红、浅红……等表现型).隐形类型为白色。让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花色的表现型种类是______种,基因型为BbFfGg的几率是_______。
(3)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总为2/7,请推测原因____________(2分)。
(4)该植物叶片无香味(D)对有香味(d)为显性,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叶片具有香味性状。请结合图示基因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中有四张照片,请识图和回答问题:
(1)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请写出其中的三种细胞的名称:
(2)在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细胞时,应先用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物像移到视野的,再用转换器转过观察、并用调焦清楚后再观察。
(3)图中上面两张照片与下面两张照片的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是上面两张照片的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和果胶。下面两张照片的细胞与蓝藻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4)请写出组成这些细胞的四类有机化合物的名称
。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两方面分析);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_______细胞。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4)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______________,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1)若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生活,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是__________ ;若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环境的阻力,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___。
(2)若此研究的种群为一草原牧场的牛群,则此牛群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超过 ____________。
(3)从种群特征分析,b曲线自然种群数量达到稳定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中,A~C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轴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
请回答:
(1)A花盆中的植株的根将向什么方向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生长情况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生长情况将是_______________。
(4)若C花盆旋转,培箱不随转盘转,C花盆中的小苗生长情况将是_______________。
右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 __。
(2)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38 ℃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此时,体内温度调节的主要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抑制、促进)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