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 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
C.复制过程中2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900个

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双缩脲试剂中的CuSO4应先与NaOH反应后,才能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D.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线粒体染色

因研究并阐明细胞内囊泡转运机制——“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詹姆斯等三位科学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借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中
D.同一种抗体合成时,在不同来源的囊泡中,其结构不同
C.囊泡与靶膜的识别及结合具有特异性
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纹枯病是小麦的三大病害之首,一种野生山羊草具有纹枯病的抗性基因。现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山羊草原生质体,破坏其所有的细胞核,且使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小麦原生质体触合,以获得抗纹枯病的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过程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理,获取的原生质体应培养在0.9%的生理盐水中
B.②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原理,同时含有叶绿体和细胞核是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C.③过程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该过程中需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培养
D.④过程利用了生物大分子杂交原理进行筛选,最后还需用纹枯病菌感染进行鉴定。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并且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结合上述材料,可以判断

A.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确定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B.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和籽粒成熟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D.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