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古诗默写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默写课文 《出师表》中片段,从“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名句名篇默写。在空白处按要求填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享受读书之乐,不与他人攀比的句子是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默写名句名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可以为师矣。(《论语》)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6)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8)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
(6)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用比喻写出溪水逶迤之状、时显时隐之景的句子是“ , ”。
请按要求默写。
(1)《礼记》中说:“虽有嘉肴, , 。”中国古代诗歌的盛宴,唯有用心学习、潜心吟咏才能品尝到其中的珍馐至味。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初中学过的诗词,在温习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获得新体会、新发现,正如《论语》中所说“ ,可以为师矣”。
(2)《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雎》中开头“ ,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颔联“ , ”。
(4)古体诗与律诗不同,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句“ ”就是九言句。
(5)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长短句”。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6)曲是元代出现的新兴诗歌体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 ”两句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之情。
(7)诗歌可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人常借“花”“月”等事物表情达意,也常把“笑”“泪”等字写进诗词里,如含有“泪”字的连续两句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