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氯化铵晶体和二氧化硅的熔化 | B.碘和干冰的升华 |
C.氯化钾和氯化氢溶解于水 | D.溴和汞的气化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和计算不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NH4)2Fe(SO4)2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Cl)<c[(NH4)2SO4]<c[(NH4)2Fe(SO4)2]
B.已知25°C时Ksp(AgCl)=1.8×10-10,则在0.1mol·L-1AlCl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6.0×10-10mol·L-1
C.0.2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1
D.室温下,0.1mol·L-1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c(H+)>c(A2->c(H2A)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1 mL 1% NaOH溶液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 |
未出现红色沉淀 |
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
B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成, 苯层呈紫色 |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C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 且反应速率快 |
HA酸性比HB强 |
D |
向加入了几滴酚酞试液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红色逐渐褪去 |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 |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
C.其他条件不变,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离子积 |
D.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钡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
国庆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5H18O4 |
B.分子中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
D.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