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4-16题。
江城子      
苏轼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
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小序中的“长短句”即为        
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中了了醉中醒”似反常理,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态度。
B.“只渊明,是前生”指作者解甲归田,与陶渊明产生了共鸣。
C.下阕几句写景句,景中寓情,照应了当年陶渊明的《斜川诗》。
D.结句“吾老矣,寄馀龄”抒发了作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概。

联系苏轼的生平和个性,请对文本划线句进行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秋宿虎丘寺
苏舜钦①
生事飘然付一舟,吴山萧寺且淹留。
白云已有终身约,醁酒聊驱万古愁。
峡束苍渊深贮月,崖排红树巧装秋。
徘徊欲出向城市,引领烟萝②还自羞。
【注】①庆历八年秋,苏舜钦复官为湖州长史,因故未能赴任,因游虎丘以解愁闷,但时时心系庙堂。②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之地,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结合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禹庙①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②。
【注】①禹庙:即大禹庙。本诗写安史之乱后,唐代宗永泰初立时,杜甫出蜀东下,途经忠州,特地前去观览大禹古庙。②乘四载、控三巴:大禹励精图治不辞辛劳的治水。
本诗与杜甫另一首诗《蜀相》从内容上看同属于什么诗?两首在写景手法和景物意境上有着明显的相同与不同,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这首诗用了“春秋笔法”(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有借古讽今之意,结合全诗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导。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B.上片分为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
C.一个“恨”字,是诗眼,通篇笼罩全诗的感情基调。
D.这首词应属于“豪放词”。

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文后各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这首元曲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后三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