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
B.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
C.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
D.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3.4eV | B.10.2eV | C.12.09eV | D.13.6eV |
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其核反应方程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是质子,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
B.X是中子,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
C.X是质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
D.X是中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能量E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λ光为在真空中的波长)
A.![]() |
B.![]() |
C.![]() |
D.![]() |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
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
C.γ射线、α射线、β射线 |
D.β射线、α射线、γ射线 |
有一位科学家,他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于原子的稳定性与经典理论相矛盾,才导致玻尔提出背离经典物理学的量子化假设。这位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他是
A.爱因斯坦 | B.居里夫人 | C.卢瑟福 | D.贝克勒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