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下列有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主要操作方法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 |
蒸发 |
B |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
蒸馏 |
C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
加碳酸钠溶液,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
D |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CuSO4 |
金属活动性差异 |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B.BC.CD.D
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的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
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