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3月23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着力解决社保领域存在的不公平、不可持续的问题,努力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他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一是要实现社保的全覆盖,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二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行的“双轨制”、待遇差等矛盾。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结合材料,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分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2)有人认为,只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能实现社会公平。请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H市,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发挥文化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该市社会各界的共识。

主体
观点或行动
市委、市人大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政协委员、市民群众
坚持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彰显特色为基本原则,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民生和城市创新发展
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
挖掘文化的经济内涵,变文化优势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促进文化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相结合

(1)分析材料,论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为H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材料二:阅读是使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手段。国务院正着手制定《全民阅读条例》,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定政府为促进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为此,市民们纷纷表达观点:
市民甲:阅读是个人的权利,政府没必要参与,全民阅读主要靠民众的自觉自愿。
市民乙:阅读关系国家发展,个人力量过于微弱,全民阅读主要责任在于政府。
(2)结合材料二,在甲乙两人的观点中任选一个,运用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进行评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息消费具有边际效应递增、关联效应突出的优势,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和金融、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信息消费市场的发展,会影响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消费带动了就业,网上开店、网络办公、远程服务等新的就业形式已非常普遍。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有专家提出,促进信息消费应以市场为向导,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政府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2)结合材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信息消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驾驭、自我监督。
结合材料,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发展基层民主的政治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2—2013年A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目
1992年
2008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447
36796
62163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17.9
57
69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
0.6
1.8
2.9
市场化程度(%)
26.0
77
79.8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简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制度原因。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