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Ⅰ表示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图Ⅱ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生物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够进行图Ⅰ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                      
(2)转录过程中,首先在[   ]            的催化作用下,以甲链为模板,以[   ]                  为原料,由        直接供能,按照           原则,合成[   ]         再与           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导致图Ⅱ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代谢、调节及遗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1952年,赫尔希和蔡思用同位素标记法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然后对细菌进行侵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利用的标记元素是,请你简述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的方法:

(2)病毒的遗传物质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如何判断是DNA还是RNA?;(1分)
如何判断双链还是单链?。(1分)
下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

根据图示回答:
①更容易发生突变的是病毒,(1分)原因是。(2分)
②7过程需要的原料是,(1分)需要的酶是。(1分)
③图解中属于翻译过程的是。(2分)
(3)“太空甜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与普通甜椒相比,“太空甜椒”果实大、果皮厚,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现有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未知基因型的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受基因D、d控制),某同学用自交和杂交的方法对大果实“太空甜椒”的基因型进行鉴定,请你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方法一:自交
操作:;(1分)
实验结果及结论:。(2分)
方法二:杂交
操作:。(1分)
实验结果及结论:。(2分)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辘方案如下:
( l )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人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当病毒再次人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存活率

真核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2分子丙酮酸+6分子水---6分子二氧化碳+20[H] ,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方法:
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用某试剂处理,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0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人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
乙:方法:
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甲实验方法的两处错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1、2、3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图1--2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之处_______,以此可以测出________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商计算式为:__________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____________。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1)实验的变量因素是__________;实验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 _______________移动。
3)如要知道较高光照强度下真正的光合作用气体变化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表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时间(d)

14.0
6.5
3.9
2.8
1.5
1.5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据表回答:
(1)鱼受精卵孵化率在50%以上时,其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鱼受精卵开始孵化的最低温度所在的区间为                    。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2)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由此说明该种鱼的受精卵对温度的耐受性特点是                                     
Ⅱ。下面是一个探究激素甲是否能引起已阉割成年雄性小鼠求偶行为的实验及结果预测。请回答:
(1)选取一批已阉割的无求偶行为的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注射       溶液作为实验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预测实验结果:若                   ,则表明该激素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若                       则表明该激素不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