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材料二 2014年12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国家公祭日活动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不需要写出时间)
(2)今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你认为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2所反映的重大活动是为了纪念哪次历史事件?
(4)当今有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个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指美国)就好像(球赛)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球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着,以决定全局的胜利。——罗斯福(1941年9月)
材料二 1944年7月16日,来凤山战斗(云南腾冲保卫战的一场战斗)进入第10天。日军阵地前,中国士兵的尸体越堆越高……7月24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飞机来了,远征军利用火炮配合飞机进行轰去,中国官兵气势如虹……几名被俘虏的日本重伤员奄奄一息,其中一人说道:“我们已经没救了。”
——摘自大型电视纪录片《我的抗战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41年 “俄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又是什么事件的发生导致美国参战?(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2年哪一联盟的建立使中美两国军队能在云南腾冲联合作战?(1分)
(3)美国的上场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材料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不得原文照抄)
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③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填图题。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
B.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诺曼底 |
C.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国家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国家) |
E.二战后一以苏联为首的军事集团建立地点。
判断题。以下表述是从上图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图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上图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〇”。
后两幅图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危害性特别大的特点。 ()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美国、德国遭受打击最严重。 ()
美国为摆脱危机进行改革,颁布了新政。 ()
德国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 斯道路。 ()
在此次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额缩减了三分之一。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了字。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的又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 ,“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有关这个城市的记忆,永远无法被时间抹去。这一天,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这一天,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忆起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12月13日,我们在这里深深悼念着人类史上的不幸。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材料一中所述的“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指什么?该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签订的?
(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具体指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南京居民和中国士兵被日军屠杀了多少人?
(4)依据材料四,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