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上的什么重大改革?
(4)据“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重要作用。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
图说历史
(1) 图一和图二呈现的分别是哪两位历史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
(2) 图三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它反映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3) 图四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它叫什么名字?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
材料一: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材料二:孙中山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指李鸿章)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千古罪人”,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请列举他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写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筹海军、铁路”是指当时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中筹建了三支海军,请列举其中一支海军的名称。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什么作用?
(2)孙中山后来把材料二中的纲领进行阐发,成为领导哪一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由此陈独秀等人在当时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探究与实践。
【感知历史提取信息】
小明同学在学了“巴黎和会”后,画了下边漫画。
(1) 结合漫画回答: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
【收集整理积累知识】
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中国人的反应会怎么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名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
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中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深入探究获得认识】
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李长春说:“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3)根据材料概括:五四精神是什么?
【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4)为弘扬五四精神,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征集题为“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请你积极参与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段誓词。(30字左右。)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图二 康有为图三 孙中山图四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简述图二人物推动下的变法对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最终结束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