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多次变动所反映实质的问题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
C.帝制与共和的较量 |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
法国1791年宪法和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路易十八颁布的《宪章》的相同之处是
A.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 B.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 |
C.宣布波旁王朝在法国统治的结束 | D.都是由制宪会议通过的 |
假如你生活在1832年的英国伦敦,你不可能看到的事情有 ①人们集会庆贺某内阁阁员因贪污被议会免职②人们前往广场聆听自由党组织的演讲③国王与外国元首商谈政事、签定协议后合影留念④伦敦大工厂主Aven被选举为上议院议员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英法两国在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军事独裁政权,这是因为
A.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够坚定 | B.独裁者日益封建化 |
C.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 D.专制思想尚未彻底清除 |
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 B.议会 | C.首相 | D.最高法院 |
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在1 667年写的《失乐园》一诗中“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掌权者”是指
A.都铎王朝 | B.“护国政体” | C.英国议会 | D.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