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说道:“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些原则”是指( )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
|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
在代议制度下,议会是重要的政治机构,各国大多实行两院制。下列对近代各国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内阁需上院支持成为惯例 |
| B.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由每州2名组成 |
| C.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
| 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语)……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他评价的是
| A.德国 | B.中华民国 | C.美国 | D.法国 |
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
|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
某一群同学对口述史学比较感兴趣,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适合口述史学研究的是
| A.中共一大会议实情 | B.“一五计划” |
| C.农村土地改革 | D.工商业公私合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