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说道:“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些原则”是指(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应该是:
A.亨利八世 | B.奥托一世 | C.英诺森八世 | D.马丁·路德 |
《十日谈》讲述了一个故事: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绮思梦达这番话体现了
①封建观念彻底崩溃②承认宗教的作用③宣扬人类平等观念④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该材料
A.出自薄伽丘的名著《十日谈》 |
B.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的思想 |
C.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思潮 |
D.鼓励宗教信仰,带有浓厚的中世纪神学色彩 |
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反对宗教信仰 | B.体现了人文精神 |
C.否定教皇权威 | D.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 B.信仰即可得救 |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 D.主张因行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