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 C.邓小平南方谈话 |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意图是()
|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的反抗 | B.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
| C.抑制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 | D.解决中央财政困难 |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
| C.加重了财政负担 |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
| A.三司使 | B.节度使 | C.通判 | D.转运使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打了一场败仗,被俘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造纸术随之传入下图中的()
| A.新罗 | B.高昌 | C.天竺 | D.大食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