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
|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
|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采纳的是:
| A.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任何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 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
| C.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
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
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光荣源自希腊,伟大出自罗马”,罗马人创造了伟大的文明,其中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蓝本的是:
| A.罗马习惯法 | B.《罗马十二铜表法》 | C.查士丁尼法典 | D.《权利法案》 |
今天很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审终审制度等几乎都来源于:
| A.古印度法 | B.古埃及法 | C.古罗马法 | D.古希腊法 |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