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含0.5molFeBr2的溶液中转移电子数为1.5NA |
B.0.1 mol·L-1的AlCl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AlO2-为0.1NA |
C.足量Zn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为0.4 NA |
D.常温常压下,1.6g甲烷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A |
向一个小烧杯中加入20克蔗糖,加3~4滴水,再加入20ml浓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发热、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棉状的炭,并放出有制激性气味的气体。这个过程中浓硫酸没有表现出的性质是( )
A.吸水性 | B.脱水性 | C.强氧化性 | D.酸性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 |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
C.氯化铝溶液加入氨水:Al3++3OH-=Al(OH)3↓ |
D.用氢氧化钠检验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NH4++OH―![]() |
下列结论可靠的是( )
A.试液![]() ![]() |
B.气体![]() ![]() |
C.溶液![]() ![]() |
D.有色溶液![]()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
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O32-+2H+=CO2↑+H2O |
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
D.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