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时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今年的会议中删去了该说法,保留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将“及时作出预调、微调”改成“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上述修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量变达到一定的阶段必然引起质变 |
|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
| C.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和具体性 |
| D.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
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段佳话表明()
| A.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 |
| 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
| 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
| D.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 |
伦理道德是制约商业欺诈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善良心性,很早就提出了“仁爱”的思想。拥有“仁爱”之心的生意人,总会掂量每桩生意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他人又意味着什么。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要求我们()
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应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克服市场弊端
③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④应坚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满足人们需求的多层次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针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发问,为什么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其实,这折射出的就是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这警示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 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 B.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 C.必须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 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有多种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处理好“魂”与“体”的关系,就必须()
①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不断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传播力
④处理好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
|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自从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规定”、反对浪费的号召以来,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①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③要对传统文化发起“移风易俗”的彻底革命
④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