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Ω;
定值电阻:R0=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R1”或“R2”),
(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40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4)导线实际长度为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只需填A或B)
A.小车质量 B.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
(2)实验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 (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B.取下塑料桶,垫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 (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和
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
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合力,
表示根据“等效性”由实验方法得到的合力,则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图。
某一阻值不变的纯电阻元件(阻值Rx约100Ω),额定功率为0.25w,要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它的阻值,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为60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2:量程为1A,内阻约为0.5Ω;
电压表V1:量程为6V内阻约为10kΩ;
电压表V2:量程为30V,内阻约为50kΩ;
滑动变阻器R:0~10Ω,2A;
电源(E=9V),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为,电压表为;(填入器材符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实验中电阻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可以测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电源电动势E及内电阻r的值,利用实验测出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图乙所示。
(1)测得a图线的电压表应该是(填“V1”或“V2”)
(2)要使实验中测量定值电阻R0的误差可能小,对电流表A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小一点
B、尽可能选大一点
C、无要求
(3)要使实验中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误差尽可能
小对电压表V1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小一点B、尽可能选大一点 C、无要求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
(1)此实验小组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O点开始,在纸带上取A、B、C三个计时点(OA间的各点没有标出),已知d1=3.0cm,d2=4.8cm,d3=6.8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实验小组得到的图线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砝码盘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