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1中的 (选填“甲”或“乙”)。
(2)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坐标纸上标出这6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1.40 |
1.35 |
1.30 |
1.25 |
1.20 |
1.15 |
电流I(A) |
0.08 |
0.15 |
0.27 |
0.30 |
0.37 |
0.45 |
图2
(3)根据(2)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流表的示数I及干电池的输出功率P都会发生变化,
图3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P—I关系的是 .
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 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 cm,AB=5.59 cm,BC=4.70 cm,CD=3.80 cm,DE=2.89 cm,EF=2.00 cm.小球在位置A时的速度大小νA=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打点周期为0.02s.
(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 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 ________ cm(注意有效数字);
(2)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 ______ m/s2;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方木板、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根、图钉几个、弹簧测力计(两个)、 三角板、刻度尺 。
(1)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并记下结点位置O,此时还需记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再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时,也要把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以保证前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若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表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的力,则可以判断(填“甲”或“乙”)图中的实验结果符合事实。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合金电阻丝阻值Rx约为4Ω。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电阻丝的长度L。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读数为L = 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读数为d = mm。
②为了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除了导线和开关S外,
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流表A2,量程100μA,内阻约2000Ω
滑动变阻器R1,0~1750Ω,额定电流0.3A
滑动变阻器R2,0~50Ω,额定电流1A
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2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③在所给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接成测量电路图。
④若电压表测量值为U,电流表测量值为I,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计算材料电阻率的公
式是ρ = 。
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重力加速度。装置如图。
①如果实验时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约为为9.79m/s2。某同学选取了一条纸带并在该纸带上连续取了4个点,且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则该同学所选的纸带是(填写代号即可)
②若打出的另一条纸带如图,实验时该纸带的(填“甲”或“乙”)端通过夹子和重物相连接。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m/s2,该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差异的原因是(写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