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物体运动加速度与外力关系”实验中。
(1)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图线,若作出的
图线如图(甲)所示,这是由______造成的,若作出的
图线如图(乙)所示,这是因________造成的。
A.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
B.由于砂及砂桶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C.由于砂及砂桶质量较大,不能很好满足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造成的 |
D.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 |
(2)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同下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指出二处错误或不妥之处)
莉莉同学为了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1)她先用多用电表估测电动势E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2.5 V挡,红、黑表笔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接,此时指针所指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时多用表的读数为V。
(2)莉莉再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请你用实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连接好实物,要求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滑动时,其电阻值变大。
(3)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已在图丁的U-I图上标出,请你完成图线,由图象可得E=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⑴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cm。
(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将(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某同学用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V和1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 (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3)表笔A应为________色(填“红”或“黑”)。
(4)定值电阻的阻值R1=________Ω,R2=________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如下图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 s上升的距离都是10 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 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 cm、7.5 cm、12.5 cm、17.5 cm.图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蜡块4 s内的轨迹;
(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
(3)当t=2 s时蜡块的速度v2=。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写器材编号)
A.秒表 B.天平 C.白纸 D.弹簧秤 E.重垂线 F.刻度尺
(2)在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应通过多次实验确定若干个点,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①在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3分)
A.实验中所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调到水平
B.每次实验中小球必须由静止释放,初始位置不必相同
C.每次实验小球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所用斜槽不必光滑
D.在实验之前,须先用直尺在纸上确定y轴方向
②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