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某实验小组利用甲图所示的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选择器材,验证猜想:
探究一:只选择器材 、 、 、 ,就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探究二:只选择器材 (选填器材编号),就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三:只选择器材 、 、 、 ,就可以探究 。
(2)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
.比值法 .等效法 .控制变量法 .估算法
(3)完成以上探究后,他们又按乙图所示的步骤进行了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
①称量出 金属块的重力 ;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则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
②将 金属块浸没到煤油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由此可知煤油的密度为 。
小琳想知道一只标明“
”白炽灯不发光时的灯丝电阻有多大,她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原理图,并招来器材动手实验。
(1)按照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此时灯丝电阻为 。
(2)小琳设想如果没有电压表,能否再找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来代替电压表,于是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原理图
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
,当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
时,灯丝电阻
(用
,
,
表示测量结果)。
(3)小琳用公式 计算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比(1)中测量的电阻大得多,请你帮助小琳给出合理的解释 。
(4)小琳根据图乙和丙的示数,计算了此时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与灯泡额定功率相差 。
如图甲所示是小张“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小张让大小不同的实心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并推动木块移动,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同班同学小红发现,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没有其他同学的明显,认为是木块太重导致滑动摩擦力过大的原因造成。为了验证猜测,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帮她分析并得出,滑动摩擦力 与压力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木块对木板压力 |
2 |
3 |
4 |
5 |
6 |
弹簧测力计读数 |
0.6 |
0.9 |
1.2 |
1.5 |
1.8 |
小兴同学要测量盒装纯牛奶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完全静止时发现指针情形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纯牛奶,测量烧杯和纯牛奶总质量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中纯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纯牛奶的密度约为 .
小华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按如图调整完毕,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
(1)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就是根据这种成像原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