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②线粒体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③叶绿体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的H2O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GGhh × ggHH | B.GgHh × GGHH | C.GGHh × gghh | D.GgHH × GGHh |
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F1是黄色圆粒。将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A.1:1:1:1 | B.3:1:3:1 | C.3:3:1:1 | D.9:3:3:1 |
豌豆种子黄对绿为显性,圆对皱为显性。甲为黄圆(YyRr),与乙豌豆杂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则乙豌豆的基因型为()
A.yyrr | B.Yyrr | C.yyRR | D.YyRr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测角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
B.F1总表现显性性状 |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D.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2 | B.1/4 | C.1/6 | D.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