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所以建议用开水融化加酶洗衣粉 |
B.在医学上检测某人尿液中是否含蛋白质、还原糖时,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和健那绿试剂进行检测 |
C.血红蛋白、核酸、脂肪所特有的元素依次是Fe、S、P,所以要堆积脂肪必须补充P元素 |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到了质量分数8%的盐酸,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到了质量分数15%的盐酸 |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 |
B.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
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
D.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 B.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C.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错误的是()
①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达到饱和
②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
③曲线cd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
④e点表明土壤中缺氧时,植物根系可以不需要能量吸收K+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人体正常红细胞是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现将人体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
B.a<c<b |
C.a>c>b |
D.a<b<c |
某科学工作者用活体生物材料制作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如右图所示的构成该材料的细胞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自养型生物不具有的细胞 |
B.该细胞可能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
C.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由5种核苷酸构成 |
D.图中的液泡对细胞的内部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