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
①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②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
③细胞板形成和ATP的产生
④同源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A.①③ | B.④ | C.② | D.①②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 |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
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隐性性状 |
残翅 |
黑身 |
紫红眼 |
|
相应染色体 |
Ⅱ、Ⅲ |
Ⅱ |
Ⅱ |
Ⅲ |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关于右图DNA片断的合理说法是( )
A.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中含15N的占3/4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
C.②处的碱基缺失不会导致DNA结构的变化
D.DNA复制或转录时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是因为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若一个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则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可能有( )
A.250种 | B.1004种 | C.4100种 | D.4200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