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1)从图中有中心体,无大液泡、细胞壁和 ,可判断此细胞为动物细胞。
(2)人的唾液腺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唾液腺细胞中[ ] 较多,因为唾液腺细胞能分泌唾液。
(3)③的名称是 ,该结构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 ] 有关。
(4)⑥的主要组成物质是 。
(5)构成⑨的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
(6)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是[ ]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失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
![]() |
![]() |
![]() |
![]()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I代 |
B的子II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 ( ![]() ![]() |
仅为重带 ( ![]() ![]() |
仅为中带(![]() ![]() |
1/2轻带(![]() ![]() 1/2中带( ![]() ![]() |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__组和第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
(3)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__复制。
(4)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已知Ⅲ-5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
(1)如果只考虑甲种遗传病,Ⅲ-6的基因型:,A和a的传递遵循定律。假设该地区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概率为0.2,若Ⅳ-14和Ⅳ-15婚配,出生的Ⅴ-16为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2)如果只考虑乙种遗传病,Ⅳ-12的基因型:,基因型一定与Ⅱ-3相同的有。
(3)若只考虑甲病,Ⅲ-5和Ⅲ-6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若只考虑乙病,Ⅲ-5和
Ⅲ-6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Ⅲ-5和Ⅲ-6生出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远远大于各自概率的乘积,这说明这两对性状之间不遵循,不遵循的原因是。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的粒色受自由组合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l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依颜色深浅共有表现型有种,各表现型的比例是。
(2)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AaBbCc重165克,两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果树杂交,子代果实的重量有种,其中果实的重量为165克的比例为。
(3)接(2),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树与另一株果树杂交,子代的果实重量范围在135-195克之间,则另一株果树的基因型可能是。(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目变化的柱状图,据图回答问题:
从下列时期中选择
①有丝分裂前期②有丝分裂中期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⑦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⑧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⑩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1)甲所对应的时期有。
(2)乙所对应的时期有。
(3)丙所对应的时期有。
(4)丁所对应的时期有。
(5)上述十个时期中,有一个时期的柱状图未显示,请在戊处画出。
嗅觉是动物的重要感觉之一,动物机体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下图A表示组成嗅觉感受器的嗅觉受体细胞,图B表示该细胞膜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请回答有关问题:
(1)气味分子与嗅纤毛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时,纤毛膜的______通道开放,使膜内侧发生B图中______段(填字母)的电位变化;当反射发生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双向”或“单向“)传导。
(2)许多哺乳动物能辨别出种类数以千计的不同气体。但实验检测表明: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只拥有某一种特定的气味受体蛋白,这项实验不需要检测:______(填字母)。
A.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拥有的气味受体基因数量 |
B.各种气味受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C.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基因的转录状况 |
D.每一种嗅觉受体蛋白的结构特异性 |
E.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的嗅觉受体蛋白分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