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从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4分)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或文字填空:
(1)氦气__________;(2)2个氮气分子________;(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三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是把三氧化硫(SO3)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图A所示。乙同学的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下图B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资料表明: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请你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乙同学按图B进行实验时,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小花变红;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变色,你认得出的结论是;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你认为得出的结论是。
(2)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另一同学不合理的原因是。
下面是实验老师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该老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收集氧气可选用D装置。理由是;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
(3)上面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化学方程式:。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编号,下同);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正确地认识物质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小朋同学归纳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上图中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反应(填序号)。
(2)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反应,请写出碳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